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晴暖和悦

一路向前——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如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  

2015-11-10 10:09:21|  分类: 转载美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  “为什么我这么没用呢……”聪明、开朗、长得又不错的人,却深深为强烈的自卑感所苦,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。无论是谁都有自卑感,为什么呢?因为人总会无意识地抱持这样的目标:“我想成为这样的人,我想过着这样的人生。”

  目标往往比现状来得高远。即便是人们眼中一帆风顺、似乎不需要再企求什么的人,心中也抱持着更高远的目标。也就是说,正因为目标永远不会有达成的一天,所以自卑感油然而生。

 

  此外,人在孩提时期也会因为与父母、哥哥姐姐做比较,而怀有自卑感。“大人可以轻松地做任何事,我却什么也不会……”小时候面对大人时怀有的自卑感,会烙印在心里。“我是个没用的人”“反正再怎么努力,也无法追上……”长大后,心里还是残存着这种自卑感。

  由此可见,自卑感不是“大大不如他人的人特有的东西”,其实不只你,身边看似完美、优秀的人,大家都抱持着“主观的认定”,这就是一种自卑感。

  阿德勒将“自卑性”“自卑感”“自卑情结”三个词做了明确的区分与使用说明。所谓“自卑性”是指长得不好看、个子矮、胃肠不好等与弱势点有关的具体事实。“自卑感”是指自己“主观认为”自己低劣,换句话说,就算没有具体的“自卑性”,只要自己感到低劣,就会产生“自卑感”。相反,只要不觉得低劣,就不会产生“自卑感”。由此可见“自卑感”说穿了就是一种主观的认定。例如,明明别人都认为你很瘦,你却觉得“自己很胖”,这就是一种“自卑感”。

  我们通常会将“自卑情结”与“自卑感”混为一谈,阿德勒对此做了更为明确的区分。所谓“自卑情结”是以“自卑感”为借口逃避人生的各种课题。若以自卑感作为发条,反而更能激励自我的人,是怀有“自卑感”却没有“自卑情结”的人。

  “都怪父母遗传给我一个不够聪明的脑袋”“因为家境不好,导致我的个性比较沉闷”……像这样将现在的问题推给别人,放弃努力,只想逃避人生的课题,这就是“自卑情结”。所以不健全的心态不是“自卑感”,而是“自卑情结”。

  那么,你是属于哪一种呢?

  人只要正面看待自卑感,便能成就丰功伟业。乐圣贝多芬失聪,印象派画家马奈的视力不佳,都没能阻挡他们成功的步伐。不只身体上的缺陷,由于家境穷困无法完成学业,最终成就丰功伟业的人也不在少数。日本的二宫尊德(江户时代后期的思想家)点蜡烛读书时,被斥责:“农民读那么多书干吗?!不要浪费蜡烛!”他只好自己种油菜籽,用油菜籽油代替灯油在夜间学习。就这样,他一边做农事,一边精进学问,成了名垂青史的人物。 

 

  不如他人的遗传基因与成长环境,的确是扣分的因素,但光是这样不能成为“做不到的理由”。以恶劣的环境作为发条,比他人更努力,还是可能做出一番成就的,阿德勒称之为“补偿作用”。因此,“以自卑感作为发条,产生补偿作用,才能成就丰功伟业”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。

  或许,你会不以为然地说:“贝多芬和二宫尊德是难得的天才,我只是普通人……”这都是借口。“因为没有自己的房间可以安心读书”“因为父母的学历不高”“因为体质差”……我们不能拿这些与遗传、生长环境有关的事当借口,之所以做不到,真正的理由是你以环境为借口“逃避努力”,绝对不是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失败的。

  阿德勒认为用功读书得到好成绩与为非作歹误入歧途,二者看似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,其实追求的是同样的目标。因为从某种意义来说,二者努力的目标都是为了得到亲友和周围人的关注。

  小孩会倾全力得到父母的认同,阿德勒称之为“追求卓越的努力”。但就算努力了,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完美的时候,小孩会转换策略,譬如在运动方面获得好成绩。若还是不行,就转向音乐、绘画等艺术领域。如果还是行不通……最后就想以为非作歹的行为求得关注。

 

  人一旦知道无法求得“受人赞赏”这种“正面关注”时,就会试图以“遭受斥责”求得“负面关注”。特里莎修女曾说:“爱的反面不是仇恨,而是漠不关心。”因此,小孩会想,既然被忽视,那就自讨挨骂好了。

  于是,长大成人后还存有这种人生态度。就算已经是大人,也会有既然得不到“正面关注”,那就求得“负面关注”的想法。

  问题是,这种思考方式只会让人生变得坎坷,无法得到幸福。我们该做的不是求得“负面关注”,而是努力赢得“正面关注”,哪怕从再琐碎的事上获得也没关系。我们不该为迫使人生陷入悲惨境遇的事而努力。

  自卑情结是以自卑感为借口,试图逃避人生的课题。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坦率表明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事。相反,有不少人会强调自己的优越感:“才没这回事呢!我要比别人优秀。”这就是所谓的“优越-自卑情结”,是一种变形的“自卑情结”。

  真正有自信的人不会刻意夸耀自己很优秀,强调优越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罢了。怀有“优越-自卑情结”的人,其实不会为了能让自己“变得很强”而努力,而是努力让自己“看起来很强”。

  正因为如此,他们会频繁做出以下行为,比如打扮华丽;明明是女人,动作看起来却像个男人;自以为是;看不起别人;欺侮弱小;在家像只虫,出外像条龙;以生病为理由,随意指使家人;批判针砭别人;故意大声喧哗;刻意强调自己具有特殊的才能;话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;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……这些行为都不是出于自己“很强”。

  综上来看,努力“看起来很强”的人,其实内心隐藏着强烈的自卑感。


“自己是个重要的存在。”有些人为了隐藏自卑感,强调自己的优越性,习惯轻蔑、指责对方,借此提升自我价值。这可不是什么单纯的策略,而是人们选择的一种更加复杂、高超的手法。

  你的周围是否有十分热心的人呢?“要不要借你一支笔?”“用这块手帕吧!”“你也差不多该去吃饭啦!”这种热心绝对不是单纯的体贴,而是想借着热心这件事,让对方依赖自己。

  “要是没有我,他根本什么都不会”,借此证明自己是个重要的存在,这是阿德勒的主张。

 

如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- 放放 - 晴暖和悦

 

  在这个方面,更高明的策略是责备自己、伤害自己。譬如,一边伤害自己的身体,一边以“我怎么这么没用”否定自我。这种行为乍看起来似乎是在责备自己,其实目的完全相反,只是借此指责家人和周围的人:“都是因为你们,我才会活得这么痛苦。”“你们却无法为我做任何事。”……当事人只是想强调这种心情,博取同情与歉疚,才在责难自己而已。

  总之,人会试图使用一切手段,证明自己是个重要的存在。

  当孩子渴求父母的关爱时,会试图阻止父母和其他孩子说话,要求父母陪在身旁,直到睡着为止,从而达到目标—“引起注意”。

  要是这一招不奏效的话,孩子就会闹脾气,用拒绝吃饭等各种诡计,倾尽全力引起别人注意,达到目标—“夸示权力”。

  一旦遭到大人更强势的喝阻,孩子感觉很受伤时,就会试图报复,比如做些出格的事,故意惹父母不高兴,达到目标—“报复”。

  直至孩子终于放弃努力,刻意让大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与缺点,试图逃避种种人生课题,达到目标—“逃避”。

  以上是将阿德勒心理学体系化的鲁道夫·德雷屈尔(Rudolfo Dreikurs)主张的“不良行为的四个目标”。这四个目标不限于孩子,长大成人之后也会在亲子、夫妻、上司和下属、朋友之间一再重演。比如,对于整天埋首工作,不顾家庭生活的丈夫,妻子起初会直接要求他“晚上早点回家”,要是得不到响应,就会对丈夫发火、哭闹。倘若这样还是没效,妻子就会试图报复丈夫,丢下家事不管,自己外出找乐子。最后则是妻子抛开一切,故意向丈夫暴露自己的脆弱、无助与痛苦。

 

  无论是谁都有自卑感,但过度的自卑感是不健全的心态,必须加以克服。那么,什么是过度的自卑感呢?阿德勒将与过度的自卑感有关、以自虐方式阻碍自己成长的错误思维称为“基本错误”(Basic Mistakes)。

  “这次不成功,下次肯定也不会成功。”“班上的同学都讨厌我。”“朋友肯定把我当傻瓜,嘲笑我。”等等,这些想法显然都是出于不健全的心态。

  这次不成功,并不表示下次百分之百不会成功。只要冷静地重新思考,也许就能降低一半的失败率。班上的同学都讨厌我这件事,其实并不尽然,只要冷静想想到底有哪些人讨厌自己,就会发现也许只有五六个人而已。

  克服“基本错误”的方法,就是像这样冷静地举证,用具体数字去确认才是最有效的方法。这么一来,就会发现原来是自己多虑了。不断重复这种方法,破除自我设置的障碍,便能慢慢克服过度的自卑感。

  阿德勒认为,要想克服自卑感,必须破除自我设置的障碍,也就是克服基本错误。但光是这样,仍然无法克服自卑感。

  那么,要如何思考才能克服自卑感呢?不要一味地否认自己的无能,而要接受一无是处的自己。也就是说,不求做个完美的人,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。阿德勒的得意门生鲁道夫·德雷屈尔,以阿德勒的思想为本,留下了这样的名言。

 

如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- 放放 - 晴暖和悦

 

  人必须“拥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气”,一味追求完美只会伴随痛苦,为什么呢?因为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人,要接受并喜欢有缺点、甚至一无是处的真正的自己。

  “接受真正的自己”在心理学上被称为“接纳自我”。“拥有认同不完美的勇气”,这是为了接纳自己最必要的东西,不是吗?

  不是ONLY IF(若能克服缺点),I’m OK(我便安好),而是要有EVEN IF(就算有缺点),I’m OK的勇气,这就是“接受不完美的勇气”。只有拥有这种勇气的人,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,才能得到幸福。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1)| 评论(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