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晴暖和悦

一路向前——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学习笔记3——机缘  

2015-08-25 14:08:49|  分类: 学习日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
       最近一段时间学习还在继续,但没有系统地专一地学习哪个方向。《易经》还在看,断断续续地看着,算命术也看着,看了些皮毛,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,更多的,就看不下去了。看不进去索性就放置一段时间,毕竟是很枯燥的,我也不想过于迷这个东西,那就失去了我的本意。

       身边有师傅,遇到师傅让我更加相信缘分之说。之前在考二级咨询师的时候,王老师就曾经说过,一切发生过的事情,都是必然发生的,所有遇到的人和事,都是必然发生和遇到的。人生过半,我当然不会把这些话归于唯心或者宿命论了。

       以前总是认为缘分这个词,是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无法用科学解释了,才用缘分二字以代之。尤其是40岁之前,更是不屑于那些轻易就跟我提缘分的男性朋友。

       《易经》告诉我们,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,没有绝对的静止,自然也没有绝对的运动。事物在发展变化中,一阴一阳,此消彼长,盛极必衰,物极必反。道理明明摆在这里,就像一个公式一样,看人们怎么去看待和使用了。

       现代人的欲望很强,这就避免不了过度追求。如果追求到了极致,那会怎么样?套用上述公式,物极必反,达到了顶点,盛极必衰。再好的事情也变得糟糕了,这也是《易经》64卦中泰卦向否卦转移的一步。就这么简单,可惜很多人不明白道理。甚至认为学《易经》就是搞算卦,就是迷信。

       这几天在看南怀瑾大师的一部书——《易经杂说》。在我看来,有了《易经》基础的一些知识储备之后,再看大师的讲述,就容易很多了。大师的讲述是深入浅出的,适合我这样的初学者。可尽管这样,里边有些内容还是不能够真正的领会的,我做了标记,以后还会重新看这些不懂的段落的。

       今年因为考咨询师的缘故,开始重新拿起书本,考完试王老师让我介入国学领域,重新给我打开一扇门。国学之于我,不远也不近,以前也不能够沉下心来读书,至少10几年了,看的书基本都是《读者》之类的短篇文章,或者心理鸡汤类的。现在心理鸡汤类的书籍,远远不足以给我答疑解惑以及提升智慧了。

       人生中一定需要一些机缘,然后结识一些人,做一些事。机缘很重要,但需要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行,否则即使有了机缘,也未必会发生,更别谈抓住机会了。

       今年因为机缘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,由此结识了我的心理老师王老师,还有现在的师傅。叫师傅,是我的敬称,平时只是称呼二哥的。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,都是我在这个年龄阶段,人生最恰当的遇见。

       因为接触方便的原因,跟师傅接触更多,可以更多的交流和讨教,让我受益很多。最让我庆幸的是,二位老师都不是很功利的人,德行还好,尤其是师傅,谈佛论道,让我很是敬服。每次跟师傅聊过一次,心里都是很高兴的——我又有了一点新认识,或许有了一点长进。

       在我看来,不管能力多大,德行要好。与德行有缺的人为伍,时间久了自己也许会沾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惯或者问题。与德行好,有智慧的人交朋友,自己也会得到好的引导。

       顺其自然。万事因缘生,万事因缘了。这是师傅常说的话。顺其自然,不去刻意追求,但一定要做相应的努力,提升自己,增长智慧。

       南怀瑾的书中说,不过深的研究易经,那样会对自己有损害的。虽是这样说,他依然是大家,给大家留下丰厚的精神食粮。大师的意思我明白,跟师傅的说的大同小异,就是我们了解易经,不是为了给人算卦,或者给自己占卜,了解了事物发展规律,自然到什么时候就知道怎么做了,还卜卦干嘛?所以讲《易经》的曾仕强说过,善易者不卜。

       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,究其实回味起来还是糊涂人,很多事没有如自己预想的那样好,甚至很糟糕,曾经一度让自己怀疑自己,甚至否定自己。现在开始变得“明白”,才发现,做一个糊涂的明白人,远比做一个明白的糊涂人要好得多,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智慧。

       事情都在发展变化中。所以就算现在一切都如意,都很好,也不必过于高兴,丧失警惕性,说不定哪一天哪里出现问题,境况就变得糟糕了。反过来说,即使现在状况很不好、不如意,甚至很糟糕,但只要耐住性子,沉住气,稳妥地处事,哪一天一定就会逆转,坏的变好,以至于越来越好。这就是否极泰来,《易经》64卦告诉我们的。但还要记住,好的时候要有所警惕,避免一些灾祸或者不好的事情发生。循环往复,这就是事物发展规律。也许这就是所谓的——道。

       以上学习心得,愿意跟朋友们交流,如有错误认识,或者说法有误,希望朋友们指正,一起学习进步。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97)| 评论(1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